English

对散文创作的思考

1999-04-22 来源:光明日报 文 畅 我有话说

进入90年代,在中国文学园地里出现了两个普遍引人关注的现象:一是散文创作繁荣,令人欣喜;一是诗歌创作滑坡,令人堪忧。对诗歌创作的滑坡,已多有文章分析。关于散文创作,人们也颇为关切。散文作家和评论家们都在思索和研讨如何保持、发展其繁荣态势,使散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更理想的作用。

一、散文与时代。文学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,散文更是如此。处于像“铁屋子”那样黑暗的时代,鲁迅创作出如投枪匕首式的杂文,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。得益于结束了“文化大革命”,实行拨乱反正,巴金老人写出的那些抒发真情实感、揭露“文革”残酷的回忆录,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好评。“文革”前,刘白羽、杨朔、秦牧的散文颇受好评,被推崇为中国当代散文大家。从文学发展史和社会实际生活看,凡受到欢迎和好评的散文,大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中国现今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。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时代,新旧碰撞的时代,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转型时期。处在这样一个时代,整个社会的活动方式,人们的生活方式、生活内容、思维方式、思想观念,都必然要发生新的变化。经济要重组重构,生产关系、社会关系、人际关系,要产生新的格局。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,只能顺应,不能逆转。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当中的散文来说,它应当真实迅速地反映时代的心音、气息、脉搏、脚步、风貌。散文应当切近现实生活,与时代进展取同步态势。我们着力提倡的散文作品,应是大心跳动,大气磅礴,大吕黄钟。散文创作,无论选取什么题材和采取什么表现手法,都应该给人以新的思想,新的信息,新的知识,新的启迪,新的思考,新的追求。如果说散文思想要深刻,这就是思想深刻的重要标志;如果说散文要创新,这就是创新的主要方面。散文即使是写历史往事,写个人心态,写风土人情,写域外风光,写山水形胜,也都应该散发着时代气息,应是新时代的产物。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散文家或想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散文家,都应该使自己的散文作品有浓烈的时代感。越是有时代感的作品,才越能超越历史时空。散文的题材应该宽泛,山石草木,花鸟虫鱼,饮酒吃饭,吸烟品茗,都可以化为散文笔墨,也都有一定的读者,但是我们所应倡扬的还是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大气,不是闲花细草、杯水风波的小家子气。我们决不应把散文拉到仅仅是或主要是表现与时代隔离的“自我”上来、主要表现自我的闲情逸致上来。在学术界有人提倡“世俗化散文”,主张“散文要向世俗化靠拢”。应该说,散文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是散文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,表现“世俗”的散文应该有。但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:一是即使表现“世俗”,这种表现也应该有社会意义,有时代感;二是就整个散文来讲,不应该也绝不可能都向“世俗化”靠拢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是伟大的时代使今天散文创作呈现繁荣,因而散文创作也决不应辜负或有愧于伟大的时代。

二、从散文文体上说,不宜把散文泛化。散文是文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。因此,无论写什么样式的散文,抒情散文也好,叙事散文也好,还是写小品、随笔一类的散文;无论历史散文、文化散文,还是科学散文、政治散文,都不应离开文学形象性这个特征,都应该具有文学性。在当今散文创作繁荣的情况下,尤应注意不应把散文泛化,不应把那些缺乏文学性的文章统称为散文。倘若无边际地扩大了散文范畴,则势必降低散文质量,是对文学的一种损伤。有人把今天的散文从文体上归纳为艺术散文、通俗散文和散话三大类,这样分是否科学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,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散文的线索。艺术散文有很强的文学性,自不必说,即使是所谓通俗散文和散话,也应该具有文学性,并且注意增强文学性。值得提出的是,现在有些标名为“散文”的文章,实则像历史论文或文化论文,有的像党政机关的调查报告,有的像政治评论,缺乏基本的文学性,进不了文学这个范畴。倘若将散文如此泛化,那就会鱼龙混杂,从而也混淆了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。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基本特征,散文也是如此。

三、散文应该有韵味。人们有时说读一篇散文像喝白开水一样。这主要是缺乏韵味。什么是散文的韵味?我个人认为,散文的韵味,是情感和语言的融合所产生的感染力或魅力。缺乏真情实感的散文,肯定缺乏韵味;语言不讲究的散文,也肯定韵味不足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,散文尤其如此。散文的文学功力,很大程度表现在语言上。写好一篇散文,关键在思想的深化和语言的锤炼上。语言也有各种各样的风格,豪放、激昂、清丽、流畅、质朴、醇厚、婉约、含蓄、幽默、风趣等等,各有味道。散文之美固然在于自然而不雕琢,但自然也绝不是语言不加考究,绝不是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写出来,尽是不加修饰的“大白话”。散文语言不仅要精工,而且要有时代感。今天写作散文,应该使用些新鲜语言。而新鲜语言,又不是晦涩朦胧,让人看不懂。散文的韵味,是随语言的表达自然地散发出来,可谓苦、辣、酸、甜,多滋多味。有的如长江大河,滚滚奔腾,充满豪放之气;有的如清澈小溪,潺潺流水,细滋细味;有的如花前月下,亲切絮语,有绵绵的人情味;有的如说书讲古,品茗饮酒,有世俗生活味;有的如哀怨琵琶,如泣如诉,动情伤怀。不论何种韵味,只要能感染人,打动人,就有魅力,就有美感。有人说,散文是美文。倘无味道,何以谈美?如今有些散文,情感不真,韵味不足,因而也就失去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自身功能。创作散文,应该在凝情凝味上下功夫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